第(3/3)页 因为物资和粮草被抢,再从临潢府城等地运过来,需要不短的时间。 也就是说,最少半个月内,夹山不会再有战事。 宗舒拿起望远镜也观察了起来,忽然说道:“小小,请看前面,金人的营帐还是半地下的,下面挖了好多地窝子。” 萧小小其实早就发现了,因为金人久攻夹山不下,刚好到了冬天,就在营帐下面挖了地窝子,金人也怕冷。 “这地窝子几乎连在了一起,并且是南北走向,太好了!”宗舒边观察边说。 “金人的营地,呈南北走向,主要是便于集结,同时也防止我们的人突围出去。” 萧小小边说边想,金人的地窝子连在一起,对于辽宋联军来说,难道还有什么用? 萧小小边想边拿起了望远镜。 “小小,不能仅仅窝在这山上。我们的阵线,可以前移了!”宗舒兴奋地说:“金人已经给我们挖好了防御工事,我们的前线就移到这里!” 萧小小终于明白,宗舒之所以百战百胜,并非是老天照顾,更不是运气爆棚,而是他本身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。 特别是金人的营帐拔走之后,谁也不会注意到他们留来的一排排地窝子。 这些地窝子,正好用来做来防御工事——壕沟! 在夹山寨栅前,宋辽联军费了好大劲才挖成了壕沟,因为金人的不断攻击,这些壕沟并不深。 即使这些不深的壕沟,对金人骑兵也起到了不小的障碍作用。 现在,金人留下了南北方向连成一线的地窝子,这简直就是天然的壕沟。 再稍稍挖深一点、加宽一点,就成了一条巨大的壕沟,这将成为堪比夹山寨栅的一道防线。 有了这条壕沟,宋辽联军的回族余地就大了去了。 过去,骑兵的马都躲在寨栅的后面,对金人发起冲击时,距离太有限。 加上寨栅的出口又少、又细,骑兵不能马上集结,直接削弱了冲击力。 现在将防线前移至此,一下子延伸出去了二十里。 这样一来,马匹就可以在夹山的寨栅外集结,也有了充足的加速距离。 要知道,在平原之上挖一条壕沟,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更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保证。 而这个稍稍加工就可使用的壕沟,几乎等于金人自己挖的。 这一切,像是金人为宋辽联军准备的。 宋、辽联军根本就不费什么力气,就得到了一条壕沟! 当然,如果不是宗舒,金人挖的这些地窝子,也就成了无用之物。 想到这里,萧小小心情激荡,一个箭步,飞鸟投林般,一头扎进了宗舒的怀中。 第(3/3)页